更新时间:2022-12-24
新疆尔自治区成立60年来,哈密各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奋力拼搏,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在一系列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哈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一个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美好哈密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实现了由低速运行向科学发展的重要跨越。60年来,哈密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迁,伴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哈密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重要的跨越。地区生产总值由1955年的不到1个亿(只有1300万元),发展到1975年首次突破1亿元,达到1.18亿元;1993年超过10亿元OB资讯,达到12.29亿元;2008年跨过100亿元,达到127.76亿元。
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哈密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呈现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大企业大进入的良好形势,GDP连续五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实现了领跑全疆经济发展的“哈密速度”的重大飞跃。2014年登上400亿元台阶,达到400.09亿元,是1955年的431.5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955年的仅有163元发展到2014年的突破6万元,达到65304元,是1955年的56.4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接近50亿元,达49.53亿元,是1955年的1989倍;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9.45亿元,是1955年的4179.8倍。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地区产业层次不断升级,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1955年的67.0:21.0:12.0调整为2014年的10.2:54.5:35.3OB体育,产业发展逐步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基本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占重要地位的产业格局。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实现了由粗放发展向现代高效增长的重要跨越。60年来,地区农业从生产单一“包产到户”,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化和完善农村改革,再到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现代农业发展,大力推进“南园北牧”发展战略,“调粮、退棉、增经、扩草”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和现代畜牧业,地区农牧业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第一产业已由过去形式单一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达40.86亿元,比1955年增长46.2倍。粮食、经济作物、饲草的播种面积比例从1955年的87.6:12.2:0.2调整为2014年的35.6:53.7:10.7。2014年,地区粮食总产量14.05万吨,比1955年增长3.6倍;棉花产量5.30万吨,比1955年增长4818.9倍;牲畜年末存栏头数118.57万头(只),比1955年增长1.4倍。
——工业经济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实现了由传统工业生产向建设工业强区的重要跨越。1955年哈密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只有一些分散的生产作坊,且主要在服装、食品、皮革等轻工业部门中,重工业仅有少量的采煤业,工业增加值仅有201万元,工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仅占15.4%。经过60年的发展,哈密地区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逐步建立了布局合理OB体育、门类齐全、大中小结合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的政策措施,哈密被确定为亿吨级煤炭外运基地、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为主的国家级综合能源基地。哈密地区紧紧围绕“四大基地””九大产业链”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强区”、优势资源转换、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2014年全地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46.85亿元,比1955年增长2487.7倍,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达36.7%,比1955年提高21.3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地位逐步增强。
企业实力不断扩大。2014年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46.53亿元,比1978年47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长604.7倍,年均增长19.5%;利税总额43.87亿元,比1978年增长483.8倍,年均增长18.7%。
“四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2014年,哈密煤炭产能已达3240万吨,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原煤2772.1万吨,比1978年增长236.9倍,年均增长16.4%。电网建设飞跃发展。从1958年哈密电厂的开工建设,到现如今的实现首条750千伏超高压电网与西北主网联网第二通道工程和新疆首条特高压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先后建成投运,经过近60年的发展,哈密电网实现了从过去的末端电网一跃成为新疆乃至“疆电东送”的桥头堡和重要枢纽,真正实现了“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开启了“疆电东送”的新时期。发电量由1958年的0.00643亿千瓦时(单一的火力发电),猛增到2014年的132.47亿千瓦时(其中:火电74.05亿千瓦时、风电48.99亿千瓦时、光伏发电9.44亿千瓦时),增长了20600.9倍,年均增长19.4%。
——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实现了由单一的商贸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物流等多业并举的重要跨越。1955年,哈密消费品市场处于商品物资短缺、凭票定量供应的状况,实行的是由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封闭式、多环节、低效益的流通体制。60年来,哈密的商品流通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管理模式向市场调节机制转变,商业发展格局由单一性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指导下,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落实,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活跃。一批大商场、中心市场、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大型超市、知名零售企业、中高档连锁酒店的入驻,形成了多渠道、少环节和城乡一体化的流通网络。2014年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34亿元,比1955年增长481.9倍,年均增长11.0%。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61.88亿元,比1955年增长455倍,年均增长10.9%;餐饮业零售额12.33亿元,比1955年增长7253.7倍,年均增长16.3%。
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哈密的旅游业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并在90年代后,地区把旅游事业作为经济增长点进行重点培育、优先发展,充分利用哈密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开辟人文、自然景观,重点开发建设了大漠风光游、民族风情游、回王府、雅丹地貌、红色旅游等项目,积极抓好景区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2014年接待国内游客403万人次,比2000年增长8.8倍,年均增长17.7%;实现旅游收入9.89亿元,比2000年增长16.1倍,年均增长22.5%。如今,以商贸流通、餐饮业、旅游业、现代物流和新兴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4年,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41.37亿元,占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比1955年提高23.3个百分点,比1995年增长1163.2倍,年均增长12.5%。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60年来,地区不断加大公路、铁路、水利和城镇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0.18亿元扩大到
2014年的682.9亿元,年均增长25.9%。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哈密充分利用国家“十二五”期间加大对新疆投资力度的有力时机,抢抓机遇加快建设。5年来,累计完成投资2211.66亿元,平均每年投资442.33亿元,每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高于GDP总量,哈密经济发展步入历史上最好、最快时期。
交通建设全面提速。哈密作为新疆联系内地的桥梁和战略通道,特别是作为自治区一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随着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老爷庙口岸实现常年通关,“一主两翼”铁路实施,现已基本形成以公路、铁路、民航组成的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2014年末公路里程7293.3公里,比1978年的697公里增加6596.3公里,1957年全地区仅有各类民用汽车353辆,2014年已达18.99万辆,比1957年增长537倍,年均增长11.7%。公路货运量3238万吨,比1962年增长518.7倍,年均增长12.8%;公路客运量863万人次,比1962年增长186.6倍,年均增长10.6%。铁路建设突飞猛进。哈密—罗布泊铁路全线铺通,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正式通车,哈密—乌鲁木齐、哈密—兰州高铁通车运营,红柳河—淖毛湖—三塘湖、哈密—将军庙、哈密—内蒙古额济纳旗等铁路开工建设,特别是2014年年底哈密新客站投入运营,旅客发送能力达到300万人,车站旅客高峰每小时发送量1500人。哈密铁路已彻底告别“直肠子”向放射性发展,7条铁路,5个方向,“米”字型格局的核心地位,成为新疆连接西北、华北及全国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2014年铁路货运量1608.7万吨,比1980年增长3.7倍;铁路客运量185.6万人次,比1980年增长3.2倍。民航建设迅速扩张。哈密机场由1934年的军用机场到2008年复航扩建改为军民合用至今,现已开通的支线机场航线有哈密至乌鲁木齐、库尔勒、克拉玛依对开3条疆内航线和哈密至兰州、郑州、西安、北京、上海、广州对开6条出疆航线万人次。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60年来,地区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全地区城市道路长度由2000年的115公里增加到2014年的263.71公里,城市道路面积由2000年的157.6万平方米增加到2014年的486.1万平方米,排水管道总长由2000年的140公里增加到2014年的420.3公里,公园面积由2000年的43公顷增加到2014年的99.96公顷,用水普及率由2000年的94.7%提高到2014年的99.5%。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由1955年的22.9%提高到2014年的64.2%。现如今的哈密市已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县级),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县城是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城,伊吾县城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60年间,地区积极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加大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力度,新建了一大批文化设施,哈密的群众文化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地区文化馆(站)由1980年的11个增加到2014年的群众文化馆4个、群众文化站45个,共增加了38个,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分别由1980年的仅1个增加到2014年的4个和3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由1986年的81.3%提高到2014年的97.4%,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由1986年的74.0%提高到2014年的98.9%。有线年末有线万户,其中有线万户。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55年,哈密文化教育还很不发达,高等教育一片空白,仅有1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普通中学,76所小学,在校学生总共不足1万人,教师不足300人。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的稳步实施,地区的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各类学校由1955年的80所增加到2014年的187所,其中成人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幼儿园从无到有。2014年末,全地区有高等学校3所,在校学生4846人,专任教师321名;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55人,专任教师47名;幼儿园92所,在校学生16709人,专任教师1074名。中小学教育逐步优化,各类中等职业学校4所,比1995年增长3倍;在校学生6158人,比1955年增长81.1倍;专任教师223名,比1955年增长73.3倍。普通中学学校37所,比1995年增长11.3倍;在校学生32578人,比1955年增长57.6倍;专任教师3068名,比1955年增长132.4倍。普通小学50所,在校学生32916人,比1955年增长2.7倍;专任教师3336名,比1955年增长11.4倍。
卫生保健成绩显著。经过60年的发展,哈密已彻底改变了过去缺医少药的窘态,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呈现“小病社区低收费、大病住院有保险、公共卫生政府管”的格局,正在实现着城乡居民在社区看小病“花小钱”,大病到医院“少花钱”,公共卫生服务“不花钱”这一改革理念。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由1980年的138个增加到2014年的405个,拥有床位由1980年的1849张增加到2014年的2665张,卫生技术人员由1980年的2124人增加到2014年的3802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60年来,地区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已形成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多种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4年,全地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1.76万人,比2000年增加8.11万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2.25万人,比2000年增加9.38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9.39万人,比2010年增加0.07万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7.43万人,比2000年增加3.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0.26万人,比2000年增加8.6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7.17万人,比2005年增加2.66万人。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19.48万人,比2005年增加14.81万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9%,比2000年提高了27.6个百分点。领取政府最低生活保障3.26万人,比2000年增加2.87万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4个,比2000年增加5个;床位数1421张,比2000年增加1249张;收养各类人员1064人,比2000年增加963人。
城乡人民生活大幅改善。60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城乡人民改变了“穷”面貌,走上了富裕幸福的道路,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哈密地区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重点民生工程项目由2010年的22类83项到2014年的30类160项,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由2010年的27.98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8.87亿元,增长了1.5倍,民生工程项目涉及富民安居、扶贫开发、住房保障、医疗卫生、就业、养老等多方面,民生建设深得民心,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地提高和改善。
在城镇,地区认真落实增加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如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津补贴标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增加低收入人群生活补贴,认真执行减免税收、高中学生学费减免、物价上涨与补贴挂钩机制等政策,全面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2014年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735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加2272元,年均增长16.6%。
在农村,随着党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副产品价格的逐步放开,2006年国家全部取消农业税,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5年来,地区不断强化民生工程建设,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如发放粮食补贴OB体育、畜牧业补贴、农机补贴,提高低保生活补助,家电下乡等补助政策,使农村受惠群体不断扩大,农牧民收入显著提高。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1元,是2011年的1.6倍,年均增加1083元,年均增长16.8%。
新疆成立60年来,哈密各族干部群众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让瓜乡处处绽新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展望未来,哈密将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坚持“五位一体,五化同步,文化引领,改革驱动,人才支撑”总战略,加快新型综合能源、新型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和服务业基地的建设,将哈密建设成新疆副中心城市、一级综合交通枢纽OB体育OB体育OB体育